浙江考生649分放弃双一流选军校这事,戳中多少家长的纠结。
三门县姑娘倪以和拿到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通知书那天,乡镇干部送喜报的视频在本地论坛刷屏了。
这姑娘用三年汗水换来的军表嘀嗒声,可比那些讨论“985和211哪个更香”的键盘侠实在多了。
有人算过账,这分数读宁波大学能拿新生奖学金,毕业进体制内优势明显。
但看看那所军校的训练场,无人机运输编队和野战供电设备都是现役装备,学员大三就能接触西藏兵站实岗锻炼。
去年军委后勤部数据,全军运输投送专业毕业生中,女性占比首次突破18%,新疆军区汽车运输旅就有女兵开着重型卡车翻越界山达坂。
这不是什么“一时冲动”,而是看清了军事后勤体系改革带来的机遇窗口。
那些说“浪费分数”的怕是不知道,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去年刚合并时,战略投送专业在浙江的文科录取线直接比省控线高89分。
倪以和面试时说的“后勤是战场血管”,恰恰对应着现代战争“打后勤”的残酷现实。
俄乌战场上,乌军使用星链系统指挥无人机袭击俄军补给车队的案例,让各国军队都在加速培养懂智能物流的复合型人才。
家里老人留下的行军水壶,年轻人手机里的无人机操作教程,这种传承比那些只会晒保研通知书的有劲多了。
有个细节特真实,这姑娘高三还能保持每天三千米,现在多少大学生体测跑八百米都要叫救护车?
部队需要的不只是分数,更是能把理论知识摔打在训练场上的狠劲儿。
刷到那些酸溜溜的“傻姑娘”评论就烦,人家背得出《军事运输学》教材里铁路站台48小时开设流程的时候,键盘侠还在为外卖迟到五分钟骂街。
今年西藏军区到内地高校招人,三百个岗位里军事物流专业报名人数翻了三倍。
新时代的从军梦早就不止有枪炮轰鸣,还有智能后勤系统的代码和北斗定位的轨迹。
说到底,争议背后是两代人的认知错位。
父母那辈觉得稳定大于一切,可00后更看重职业的“燃值”。
看看倪以和手腕上那块军表,表盘刻着高原地区气压换算公式,这可比戴什么奢侈品酷多了。
当兵后悔两年,不当兵后悔一辈子?
现在这话得改改——会开无人运输机的女兵,到哪都是抢手人才。